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汕頭 粵ICP備11004955號
Copyright ? 廣東源信集團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聞中心
魚蝦蟹混養技術要點
在粵東地區興起的以斑節對蝦養殖為主養,配套混養青蟹、黃鰭鯛、鯔魚、梭魚等魚類的魚蝦蟹混養技術得到政府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被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作為2018年廣東省七個漁業主推新新技術之一向社會公開發布和在全省范圍推廣。
水產養殖最忌長期養殖單一品種和使用單一養殖模式及技術,否則極易造成養殖環境老化和惡化,而當下實行的是養殖水域承包制,在生產成本壓力下,承包經營者不可能休養、輪養,而在海水池塘或魚塭以斑節對蝦為中心,配套混養青蟹、黃鰭鯛等魚類的魚蝦蟹混養技術就能規避該不足,這是一種生態健康和優質高產高效的養殖模式。在該技術模式中,斑節對蝦的殘飼、尸體就是青蟹和其他混養魚類的優質飼料,而它們的糞便就是優質肥料,培育出大量浮游生物和菌藻類,這是蝦蟹的優質餌料,此舉節省了飼料的投喂和肥料的施放,保持水體環境的相對穩定,縮短養殖生產周期,提高養殖成活率和經濟效益。其中黃鰭鯛就擔當了蝦蟹醫生,它們捕食患病活力差、體質差的蝦蟹個體,消除直接傳染源和易感個體,有利于防止疾病的發生和蔓延,而鯔魚、棱鮻魚等濾食營養碎屑,可以降低池塘有機物累積與污染。該技術模式比單養蝦蟹產量提高20%以上,綜合效益提高30%以上。
具體技術要點如下:
1養殖條件
優選養殖場地,營造生產條件。其中養殖池塘面積以每口1~3公頃為佳;池底應平坦,底質一般以泥沙底為佳,保水性好。深度要求1.2米以上。每口池塘應有相對獨立的進排水系統,排水閘能排干池水。水源充足,水質符合海水養殖水質標準,能按需要量靠自然潮差進排水,或靠水泵自由提水。養殖用水鹽度控制在15以內。每公頃池塘配備葉輪式或水車式增氧機4~6臺(1.1~1.5千瓦/臺)。
2養殖前準備
養殖之前要檢查及修整堤壩和進排水系統。在池塘中用20目篩絹網圍成一圍隔,設置蝦苗暫養池,用于蝦苗暫養。在苗種放養前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曬池底15天以上。養殖用水經60目篩絹網過濾,一次性進滿水,采用漂白粉50毫克/升全池潑灑清塘消毒;或使用茶子餅30毫克/升與敵百蟲1毫克/升全池潑灑消毒,也可用茶子餅30毫克/升與溴氰菊酯0.01毫克/升全池潑灑消毒。經過7~8天曝曬,水色呈清爽淺綠色或淺茶褐色,透明度保持在45厘米左右,可開始放苗。
3苗種放養
斑節對蝦苗規格為全長1.0厘米以上,蟹苗殼寬1.0厘米以上,黃鰭鯛魚苗規格為全長12.0厘米以上,鯔魚、棱鮻魚苗規格為全長3.0厘米以上。苗種一般在4月份開始放養,魚苗一次性放養,蝦苗4-6月視情況分1~3次放養。按照規定,放養苗種要通過病原檢測獲得合格證且經過消毒后才放入池塘養殖。斑節對蝦苗每次放養密度為15萬~30萬尾/公頃,先放養在蝦苗暫養池里,20天左右放出暫養池;黃鰭鯛魚苗放養密度為1500~3000尾/公頃;青蟹苗種春季放養密度為1500~3000只/公頃,夏季放養密度為4500~7500只/公頃;棱鮻魚苗放養密度為1500~3000尾/公頃,鯔魚苗種放養密度為450~750尾/公頃。
4飼料投喂
飼料應符合GB 13078飼料衛生標準和NY 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的規定。蝦苗暫養時投喂斑節對蝦幼蝦飼料,放出暫養池后投喂斑節對蝦成蝦配合飼料;養殖中后期每天可投喂適量紅肉藍蛤。投飼量以斑節對蝦為基準,在蝦苗投放后第二天開始投喂,水溫20℃左右時,日投喂量為蝦體重的4%~5%,水溫25℃以上,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6%~7%。主要根據蝦的攝食情況、水質狀況和天氣的變化來決定投餌量,低溫陰雨天氣少投餌,晴天多投餌;高溫悶熱天氣適度控制投餌量。正常情況下,日投喂2次。陰雨天可少投或不投喂;水溫低于22℃以下少投或不投飼。
5水質調控
養殖前期水色調控為清爽綠色或淺茶褐色,透明度保持35~45厘米。pH值控制在8.2~8.8,每隔15天潑灑微生態制劑如芽孢桿菌等。養殖中后期,隨著投餌量的增加,每晚定時開動增氧機增氧,根據水質變化情況,白天適時開動增氧機增氧。每隔15天適量投放沸石粉、微生態制劑(芽孢桿菌)等,調節和改善水質。
6病害防治
魚蝦蟹病害防治實行“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使用藥物要符合NY 5071 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的規定。對蝦的病害主要是病毒性疾病,主要靠保持水環境穩定,盡可能減少應激反應,進行預防。在病害流行季節做好疾病預防工作,定期施放微生態制劑、沸石粉以保持良好水質,中后期每3~5天用維生素C、大蒜素拌料投喂,可減少養殖品種的死亡。
7日常管理
每天定時測定溶解氧、水溫、透明度、比重、pH值,每周測定氨氮、亞硝酸鹽、磷酸鹽等指標,并做好記錄。每天至少兩次巡塘,觀察魚蝦活動情況。做好養殖生產、飼料使用、漁用藥物使用、銷售等記錄。
8產品收獲
從8月份開始,對蝦體重達到25克/尾以上的規格,青蟹體重達到125克/只以上的規格,可用籠網每天捕撈;其他魚類至年底用拉網或干塘捕撈。
9注意事項|
實踐證明,該技術模式既有共性的操作標準和規范也有個性化的養殖技術,其中要注意以下節點。蝦苗要在暫養池養至3厘米以上才能放出。黃鰭鯛魚苗規格要全長12.0厘米以上。合理搭配魚蝦蟹放養比例。斑節對蝦成蝦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要40%以上。少量換水,保持水環境穩定。